我從事按摩業有3年的時間,2年間,我開始感覺到我的雙手時常麻木,尤其是右手的狀況更為嚴重。一開始只是偶爾的不適,但漸漸地,這種麻木感變得更頻繁,甚至在夜晚睡覺或是握拳時更加劇烈。這讓我非常困擾,於是決定到醫院就診。
- Nov 24 Sun 2024 13:48
腕隧道症候群的心路歷程,痛了2年的手腕治療有方法! 值得依賴
- Oct 06 Sun 2024 10:13
我的實踐心得
2020年的春節,亦即“中國大年”,可謂與往年大不相同。 今年的春節,本來同樣喜慶。大年前幾天,人們照往年一樣早早忙著置辦年貨,購回大紅燈籠和新春對聯。紅紅火火,喜慶團圓,本來就是“中國年”的基本特征。眼看“大年”越來越來越近,外出打工的游子早抑制不住內心喜悅,以及時時涌動的思鄉之情,紛紛踏上歸程。 有人說,中國人所過的“大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狂歡節”,頗贊同這一說法。單從全國人口的流動來說,它所波及的范圍之廣任何國家的節日無可匹敵。短短數十天時間,竟有數十億人口大軍流動,這是一個怎樣驚人的數據?并且根據統計,每戶居民僅僅一個“大年”的消費,可以占到全年總消費的十分之一還要多。 除夕到了,鞭炮早開始響起來,春聯和“福”字早貼滿各家門上,大紅燈籠也開始掛上。其時,一絲絲不安也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網絡媒體中涌動,據說華中某個大城市有些不祥的隱患,而且有可能伴隨著過年大軍擴散。但人們依舊處之泰然,餃子該包還是包,過年嘛,誰家不吃碗餃子?2003年的那場災難又怎樣?我們不是也度過了? “大年”初一,事態突變,惡魔的肆虐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當人們意識到這次的風險完全不次于2003年那場災難,從最上層到最基層,所有的應急機制瞬間觸發了。不錯,中國人喜歡過“中國大年”,但他們同樣開始自信和敢于擔當,他們立刻響應政府號召,從即日起不再串門走親訪友,只要安心守在家中,務必做好自我防護,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一切只為防止惡魔擴散! 一天,兩天……不知不覺三四天過去,社會早已經實行總動員。風聲看似緊張,一些人從心理上還是稍稍心慌意亂,但是,當地政府卻在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宣傳引導,并組織無數人奔波在防控一線。防患于未然,這種“過年”方式人們卻也開始習慣。不就是“新型XXX”嗎?當年的“非典”怎樣?“禽流感”又怎樣?無非過年時有“瘟神”來湊熱鬧,放一掛鞭炮送它走就是。 今年的“過大年”,和往年相比真是有些不一般,但是,我們還是以自己的方式過了。春聯和“福”字該貼的都貼上了,餃子該吃還是要吃。正應了那句話,誰家過年不吃碗餃子?拜年也未耽擱,只是大家都改用手機微信。宅在家里就是為抗擊疫情作貢獻,似乎一夜之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在此,我們不能不感動于中國人民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力量,是它帶領我們一步一步經受狂風驟雨,歷久彌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新時代的中國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什么都不怕,我們一定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這可是14億中華兒女的共同誓言。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 May 07 Tue 2024 15:41
我家小小英語達人劍橋英檢YLE,我們的學習起點
我家小小英語達人:劍橋英檢YLE,我們的學習起點
說起來,我們家的英語學習之旅,都得感謝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姑姑分享了她如何透過「歐帕思」讓我表弟的英語能力突飛猛進。我們家也正想為我家的寶貝找到一個既能提升英語水平又能讓他愛上英語的學習方式。聽完姑姑的分享後,我立刻決定要給「歐帕思」一試。
- Apr 17 Sun 2022 02:52
豐原易喘診所推薦 烏日腸躁症中醫治療 大雅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治療有效
- Apr 17 Sun 2022 02:46
潭子血壓高中醫門診 南屯抑鬱症中醫診所 北屯失眠治療方式
- Apr 17 Sun 2022 02:40
后里腸躁症診所推薦 梧棲恐慌症診所推薦 潭子易喘診所推薦
- Mar 25 Fri 2022 16:18
中壢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中醫門診 北屯胃脹胃痛中醫診所 潭子自律神經失調中醫門診
- Mar 25 Fri 2022 16:14
西屯腸躁症中醫推薦 梧棲吸不到氣中醫診所 豐原血壓高治療方式
- Mar 25 Fri 2022 16:01
大雅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方式 神岡頭痛中醫治療 潭子腸躁症中醫門診
- Mar 22 Tue 2022 07:15
秋濃,雨濃,你儂,我儂! (2) (3) 吳惠君的優惠好物
秋,寫不盡的紛紛擾擾 文/曲小青 光陰似箭,裹著歲月匆匆。彈指一揮間,又飄過一個春夏秋冬。 夜沉沉,我難以入夢,那年、那月,禁不住又在心海一陣陣翻騰。有那么一個季節,云淡風輕,煙雨朦朧;有那么一個人,夢里夢外,念念不忘,你的身影。 窗外,細細聽,是雨?是風?原來是那一樹的葉子,聚聚散散,落了飄零。本想留住這個季節,伸出去的手,卻怎么也拾不起一地的落紅。仿佛,有什么東西從眉梢閃過,輕輕地,驚艷了我的眼睛。 漫漫長夜,劃過一顆璀璨的流星,映襯著我的一抹橘黃色的燈光,我的火樹銀花不夜城。落了一場場的秋雨,此時無聲勝有聲。 是不是你下錯了車?等一等,再等一等,我去那片白樺林,擷一片落葉與你相送。這淺秋的季節,天暖暖的,不會那么冷。葉子漸漸地落下了,樹枝瘦了,燕兒也飛走了,我的心,似乎有一些被掏空。紛紛擾擾的流年里,總有一個落葉知秋的日子,讓我真情相擁;總有一個風花雪月的故事,讓人怦然心動;總有一個撕心裂肺的情節,讓人不忍觸碰。 粉紅色的信箋,已在我的妝臺上塵封。不遠處,秋的盡頭依舊滴答著歲月的鐘聲。秋葉落盡的時候,醉了五彩斑斕的風景。當,飄雪的那一刻,請記得我這滴水的深情。 秋濃,雨濃,你儂,我儂! +10我喜歡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德國〕布萊希特★ 我爺爺去世時,奶奶已七十二歲了。爺爺在巴登的一個小城里開一家小小印刷廠,專營石版印刷,死前和兩三個助手一起在廠里工作。奶奶操勞家務,不雇女傭,照管著荒涼破落的老屋,為大人和孩子們煮飯燒菜。她是一個瘦小的婦人,蜥蜴般的眼睛炯炯有神,但說起話來慢吞吞的。她含辛茹苦把五個孩子撫養成人——她本來養了七個。為了孩子們,她年復一年地消瘦下去。孩子中有兩個姑娘到美國去了,兩個兒子也離了家。只有最小的一個因為體弱多病,在小城里。他是印刷工人,已成了家,家里人口很多。因此爺爺去世時,老家只有她一個人。孩子們寫信來時,問起她今后打算怎樣生活。有的請她去住,做印刷工人的小兒子則希望帶著家人一起搬到她屋子里去。可是老奶奶一一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只希望每個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稍稍捎些錢來。這家印刷廠早已過時,幾乎沒有什么生意,甚至負了債。孩子們來信說,她不能獨個兒住著。但她硬是不同意,他們只好屈服,每月寄給她一小筆款子。她想,反正做印刷工人的小兒子還住在這個小城里呢。印刷工人有時也寫信給哥哥和姐姐,向他們談談母親的情況。從他給我爹的信中以及奶奶安葬后兩年我爹一次訪問所獲悉的情況中,才使我對這兩年內發生的事有一個粗略的印象。看來,奶奶拒絕印刷工人搬到她那寬敞而現在卻是空蕩蕩的屋子里去住,一開始就使他十分失望。他和四個孩子住在三間房間里。奶奶跟他們的關系并不怎么密切,只是每星期日下午帶孩子們去喝咖啡,別的什么都談不上。她每季去看望她的兒子一二次,幫助兒媳做做家事。年輕的媳婦嘀咕了幾句,說住在印刷工人的屋子里實在太擠啦。印刷工人沉不住氣,在信里大發牢騷。有一次我爹寫信問他,奶奶現在干些什么,他的回答只是寥寥數語,說她常去看電影。咱個應當理解,看電影在當時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在她子女的心目中尤其如此。三十年前的電影同今天的不一樣。它總是在設備簡陋、通風不良的場所放映,往往在玩九柱戲的球道上演出,入場處前面貼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上面畫著兇殺和戀愛悲劇的慘相。到那邊去的只是少年,或者是一對對貪圖那邊光線黑暗的情侶。孤零零的一個老太婆去那兒,必然引人十分注目。去看這種電影,還有一方面要考慮。入場券肯定很便宜,但這種娛樂在等級上跟吃甜食相差無幾,這就等于“瞎花錢”,瞎花錢是不光彩的。還得說一句,我奶奶不但不經常跟本地她的那個兒子來往,而且也沒有任何熟人去看她或邀請她。她從來不赴小城的咖啡茶會,卻常常到一個補鞋匠的工場里去,工場坐落在一條聲名狼藉的小巷里,特別在下午,總有各式各樣不大正派的人閑坐著,其中有地位低微的女侍者和青年工匠。補鞋匠是個中年人,曾游歷世界各地,但結果一無所得。據說他也喝酒。跟這種人交往,對老奶奶來說無論如何是有失身份的。印刷工人在一封信中說,他曾同他母親談過這件事,但得到的卻是冷冷的回答。 “他看到些什么了?”這就是她的答復,談話就此中斷。和我奶奶商談她不愿意聽從的事,可不是那么簡單哪。在爺爺死后半年左右,印刷工人寫信給我爹說,他母親現在隔天就要在飯店里吃飯。這消息多么令人震驚!奶奶一生本來為一家十余口煮飯燒菜,吃的一直只是一些殘羹,如今卻上飯店吃喝起來了!她究竟怎么啦?不久我爹出差到家鄉附近一帶,于是去探望他的母親。他去看奶奶時,奶奶正想出去。她重新把帽子放下,給他斟一杯紅葡萄酒,并給他吃干面包片。她看去鎮定自若,既沒有特別興奮,也并非默不作聲。她問起我們大家的情況,當然沒有問得特別詳細;她主要想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櫻桃吃。她還跟過去一模一樣。房間自然一塵不染,她看去也挺健康。她的新生活方面,只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她不想跟我爹一起到墓地去掃丈夫的墓。 “你一個人去吧,”她漫不經心地說,“他的墓在第十一排左面第三座。我還得去別的地方呢。” 印刷工人事后又說,她諒必是到補鞋匠那里去了。他大發牢騷。 “我和家里人蹲在這幾間小房里,只能干五小時的活,掙的錢又少,我的氣喘病又發作了。可大街里那間屋子卻空著不住人。” 我爹在旅館里租一間房間,等著邀奶奶去住,至少形式上表了一下態;但她置之不理。哪怕整屋子都是家里人,她還是提出一些反對的理由,說他不該和家人一起來住,把旅館房錢白白花費了。看來她要和家庭生活一刀兩斷,現在想走一條適合自己脾胃的新路。我爹的脾氣很好,既然看到奶奶十分愉快,就對我叔父說,一切聽老太太自便吧?可她究竟想干什么呢!根據下一步報導,她已訂了一輛“布雷克”,想在某一個星期四到什么地方去遠足。 “布雷克”是一種大型高輪馬車,坐得下整整一家人。過去有幾次,當我們做孫子孫女的去看爺爺時,爺爺曾租了這種“布雷克”馬車。當時奶奶一直待在家里。她不屑地把手一揮,拒絕一起去。乘了“布雷克”馬車后,她又去K城旅行。這是一個大城市,乘火車約兩小時才到。那邊正在賽馬,奶奶就是乘車去看馬的。印刷工人現在簡直驚惶失措了,他真想請一位醫師。我爹看信時搖著頭,但不主張請醫師。我奶奶不是獨個兒去K城的,有一個姑娘伴她同行。印刷工人信里說,姑娘是個傻里傻氣的人,是老奶奶隔天吃飯的那家飯店里的廚師助手。從這時起,這位“怪姑娘”就牽著奶奶的鼻子走。看來,奶奶把她當作寶貝似的寵著她。她帶奶奶去看電影,到那個補皮鞋的鋪子里去,那鞋匠還是社會民主黨人呢。傳說這兩個女人在廚房里一面玩牌,一面喝紅葡萄酒。 “現在她替那個'怪姑娘'買一頂帽子,上面還有玫瑰花,”印刷工人灰心絕望地說。 “而咱們的安娜連圣餐時穿的衣服都沒有!”叔父的信寫得歇斯底里氣十足,信里一個勁兒數落著我們親愛的奶奶,而且絲毫不肯讓步。別的情況,我是從爹那兒獲悉的。旅館老板向他眨巴著眼睛,悄悄說:“B太太像大伙兒說開的那樣,現在正在尋歡作樂呢。” 實際上,我奶奶在最后幾年,生活上一點也不寬裕。不上飯店時,她一般吃少許蛋制品,喝些咖啡,主要吃的是她喜愛的干面包片。為此,她破費買些便宜的紅葡萄酒,每餐總要喝上一小杯。她屋子收拾得很干凈——不僅僅收拾她所住的臥室和所用的廚房。但她瞞著兒孫偷偷在抵押。大家始終不知道她的錢究竟花到哪兒去了,看來她都給那個補鞋匠了。奶奶死后,他搬到另一個城里,據說在那兒開了一家規模很大的鞋店。嚴格地說,她一生前后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生活。第一階段的生活是她做女兒、妻子和母親時代的;第二階段則純粹以B太太的面目出現。這時她孑然一身,不盡任何義務,經濟情況雖不十分好,但比較寬裕。第一階段的生活前后長達六十年,第二階段卻不到兩年。我爹后來得悉,她在最后半年對一般人干脆置之不理。夏天,她清晨三點鐘就起床,在小城空蕩蕩的街上漫步,因為她只有一個人。她有時去看望牧師,據大伙兒說,那位跟老太太作伴的牧師,竟也邀她一起去看電影!她一點也不孤獨。在補鞋匠那兒顯然有一群興高采烈的人們,他們在高談闊論。她在那兒經常帶著自己一瓶紅葡酒站著,只顧喝自己杯里的酒,而別人卻夸夸其談,對可敬的當局大肆攻擊。這瓶紅酒她是專留給自己的,有時也帶些烈性的酒給大伙兒喝。某一個秋日早晨,她突然在臥室里去世了。她不是死在床上,而是死在窗口的一把木椅里。她本來請那位“怪姑娘”在晚上看電影,因而死時姑娘在她身邊。她活到七十四歲。我看到過她的一張照片,掛在死時睡的那張床上。這照片是專為她兒孫們攝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張滿是皺紋的小小的臉,嘴唇狹而嘴巴闊。她的臉很小,但并不渺小。她長年累月奴仆般地勞動,只有短短幾年才飽享清福,終于油盡燈枯,了卻一生。 +10我喜歡